最近有一个热搜,看了挺让人恼火:
某经济学家建议,年轻人别在通勤上花过多时间,不如住在公司附近,节省时间投资自己。
每天花3个多小时从通州来上班的那位同事,只想暴力打下800个问号:住在公司附近?你以为,是我不想吗?
在北京,每天花3小时和30分钟通勤的人,确实手里攒着两张相差巨大的时间表。
前几天,我采访了4位超长和超短通勤的朋友,想看看不同的通勤时长,到底如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。
结果发现,这时间表和我想得有些不一样。
我以为3小时通勤的人是这样的:
其实他们是这样的:
我以为30分钟通勤的人都这样:
其实他们是这样:
上个班像西天取经的,反而比住在公司附近的过得更高效?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?
一起来听听通勤时间对北京社畜都做了些什么。
通勤3小时组
30岁 职场妈妈 家住平谷
通勤方式:开车
通勤时长:3小时
25岁 市场部 家住香河
通勤方式:步行 + 拼车 + 地铁
通勤时长:6小时
通勤30分钟组
28岁,平面设计师
通勤方式:步行
通勤时长:10分钟
33岁,媒体人
通勤方式:自行车
通勤时长:30分钟
Q:来说一说你每天都怎么通勤?
每天5点起床,7点半出门跟老公一起上班,9点到公司。上班我捎他,下班他接我。
有的报告说,超长通勤会导致离婚率高出40%。
我们俩现在比普通夫妻独处的时间还长,上班=约会。
我住在香河,每天5:30起床,6:30坐上班车,在进京检查站至少堵车半个小时。到了地铁站后6号线转10号线,最后气喘吁吁跑进办公室。
每天上班像军训。
最近搬到了新公司旁边,每天步行5分钟。
咱就是问全北京有几个人能走路上班?
我来北京7年,换了3家公司,都不用打卡。换了3个出租屋,都没出过东三环。
早晚高峰是什么?没体验过。
Q:那你通勤路上都干些什么?特别是那两位时间长的。
该有人说我卷了,但我确实通勤路上时间抓很紧。
我拿来干2件事:考证和听书。
我用通勤时间听的课,拿下了一个PMP项目管理资格证;
考了教师资格证和计算机软件考试,还在等成绩;
现在正在学习注册会计师资格证和Linux红帽工程师。
我今年还把主持播音系统地学了10个月,准备搞有声。这个非常非常适合通勤车上学,练声的时候不扰民。
对了,我最近刚听完了《三体》三部曲。